返回 制造业创意平台首页
首 页
◆◇ 支撑团队 ◇◆
在线委托申请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进入材料改性与数字模拟研究所
进入主站
领军人物
您的位置:首页 >> 支撑团队 >> 领军人物
潘健生院士  

潘健生(1935.1.25-),热处理工艺与设备专家。

195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留校任教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导、教授,2001年凭借其在热处理领域的杰出成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研究领域:

热处理工艺、设备及控制技术;材料热加工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拟。

主要业绩及研究成果:

将传热学、数值分析、弹塑性力学、流体力学、软件工程等与材料学知识加以集成,建立反映热处理过程各种复杂现象的数学模型,在国内外率先实现复杂形状零件和复杂热处理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用热处理虚拟制造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已有几十家工厂应用,经济效益显著,推动了热处理从经验型向基于科学计算的精密型技术的方向跨越,对机械制造现代化具有深远影响。

 

  

 

主持完成“热处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与应用”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淬火冷却虚拟生产及智能化工艺装备研究”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主持开发“分段可控渗氮与动态可控渗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另外还获部委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其中一项被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4本专著。

 

      

 

学会成就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名誉理事长

热处理与表面改性国际联合会热处理数学模型与模拟技术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热处理学会荣誉理事长

2008年被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授予杰出贡献奖(A Fellow of IFHTSE)。这项表彰的对象为在国际热处理和表面工程领域做出突出成绩、获得国际公认和对该领域发展有巨大贡献的专家、学者或企业家。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仅15名专家获得这项国际联合会的最高荣誉奖。

 

典型案例

从2006年开始,潘健生院士及其团队就与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到今年已有7个年头,潘健生院士坚持每周到上重厂进行指导与交流,还经常深入第一线(图 17),与上重公司技术人员商讨大锻件热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制订、操作方法、质量检测与控制等生产实际问题。 潘院士以其严谨的专业精神和务实的工作态度,不仅解决了大锻件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还影响和培养了学校和企业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储备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图 17 潘健生院士在上重公司热处理车间指导工作MBE中国热处理技术网 — 热处理行业的超级智库 CHTE 最全的热处理技术信息网站 热处理技术网 CHTE
电视台关于上重厂与交大合作采访潘院士视频